首页 法治论坛 视频精粹 普法教育 监督执法 基层采风 智慧普法 法案精汇 今日看法 企业瞭望 手机版
国学经典

最高级的修养,是看谁都顺眼

来源:未知 作者:fzzg 人气: 发布时间:2022-04-29
摘要:最高级的修养,是看谁都顺眼 来源:国学生活 爱人者,人恒爱之。 最高级的修养,是看谁都顺眼 音频: 人们常说:生活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 当你无法欣赏到外界的美好时,你的生活,就是一场灾难。 欣赏,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境界,懂得欣赏别

最高级的修养,是看谁都顺眼

 
来源:国学生活

爱人者,人恒爱之。

最高级的修养,是看谁都顺眼
图片
 
人们常说:生活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
 
当你无法欣赏到外界的美好时,你的生活,就是一场灾难。
 
欣赏,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境界,懂得欣赏别人,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;
懂得欣赏别人,才是真正的优秀。

 

 

01

 
  • 看不惯别人,是自己智慧不够。
 
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:
 
院子里有两棵树,一颗是柳树,另一颗是枣树。
 
柳树婀娜多姿,很漂亮,枣树树干无形,很丑陋。
 
柳树就嘲笑枣树:“你的样子真丑,看我多漂亮!”
 
转眼秋天来了,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,而柳树却走向了枯萎。
 
柳树就问它:“你怎么不笑我结不出果?以前我总是看不惯你。”
 
枣树听后对他说:“虽然你结不出果,但是你发芽快,绿得早,你有你的长处呀。”
 
柳树听后,羞愧极了。
 
很多时候,我们和柳树一样,总看着自己的长处,却一味盯着别人的短处。
 
庄子曾说:“物固有所然,物固有所可。无物不然,无物不可。”
 
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,为人处世中要懂得尊重不同,接纳不同。
 
有个著名的“托利得定理”:
 
一个人的智慧是否属于上乘,就看他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相反的思想。
 
越是智者,接纳力越强。
 
世界就像一个万花筒,心中有什么,你就会看到什么。
 
局限于自己的世界,就会看不见外面的精彩,不懂得欣赏他人,就只能活在
偏见与狭隘之中。
 
只有懂得欣赏别人,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敬佩。

 

图片

 

 

02

 
  • 欣赏别人,是一种境界。
 
毛姆曾说过:一个人能观察落叶、羞花,从细微处欣赏一切,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。
 
懂得欣赏的人,眼中有风景,心中有天地。无论在何时何地,总能看到美好的一面。
 
有一个真实的故事:一对白人母子打出租,坐上一辆黑人司机的车。小孩问妈妈,为什么司机的皮肤是黑色?
 
妈妈想了想说:“那是上帝想让世界变得缤纷多彩。”
 
下车时,黑人司机坚决不收钱,他说:
 
“小时候我问过同样的问题,可妈妈告诉我,因为我们是黑人,天生低人一等。我想如果当时我妈妈的回答也是如此,我或许会过得更好。”
 
一句赞美的话,可以影响别人的一生。
 
世界本来丰富多彩,人也各有千秋。
 
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,是一种智慧和善意;用欣赏的心态生活,更是一种境界。
 
抛开偏执和狭隘,学会欣赏不同的人,发现不同的美,用温柔和善意拥抱世界,我们才会拥有整个世界。
 
正如卡耐基所说:“欣赏别人,是一种气度,一种智慧,一种境界。”
 
懂得欣赏的人,拥有包容的胸怀和非凡的睿智。
 
他们能从沙砾中找到珍珠,能从绿叶中寻到鲜花,能看到他人的长处,更能看到生活中的诗意。

 

图片

 

 

03

 
  • 欣赏别人,才会被别人欣赏。
 
古语云: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”
 
你若付出美好,世界自会回馈你美好,当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,也会迎来别人欣赏的眼光。
 
克林顿·希拉里讲过一件事:一个春天,她和爸爸逛公园时,看见一位老太太,裹着厚棉衣,还围着毛皮围巾,就像在过寒冬。
 
她告诉爸爸,那位太太看着奇怪又可笑。
 
爸爸听完后,严肃地说道:“希拉里,你缺少一种欣赏别人的本领!这说明你和人交往,不够热心,也缺少友善。”
 
希拉里很不服气。爸爸说,她可能是大病初愈。你仔细看,她赏花的表情是不是安详愉快,她的神情令人感动,你不觉得吗?
 
希拉里重新观察了老太太,果然老太太的神情安详静谧。
 
希拉里走到老太太跟前说,夫人,你欣赏鲜花的神情令人感动,您使春天更美好了。
 
老太太激动地连说谢谢,从包里取出饼干送给希拉里,并夸赞道:“这孩子真漂亮!”
 
在爸爸的影响下,懂得欣赏别人的希拉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。
 
 
学会欣赏,是最好的与人交往之道。
 
正如一句名言所说:“以一双孩子的眼睛,对世界保持欣赏,是人们最好的修养。”
 
当你学会欣赏别人,你才能得到别人的赞扬。
 
人与人交往,往往始于欣赏,终于人品。做人常怀欣赏之心,朋友自然遍布天下。
 
孟子曾说: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”
 
你怎样对待别人,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。

责任编辑:fzzg

上一篇:最好的福相:丰满

下一篇:没有了

首页 | 法治论坛 | 视频精粹 | 普法教育 | 监督执法 | 基层采风 | 智慧普法 | 法案精汇 | 今日看法 | 企业瞭望

Copyright © 2021 法治中国网 版权所有  技术支持:媒航联众(北京)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