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不承认,人与人是有差别的。这些差异,无关乎金钱、地位,而在于聪慧、善恶、心胸。
如果以处理问题的角度来看,大约有三种人:一种人,擅长逃避问题一种人,一心解决问题一种人,格局决定成就换句话说,你处理问题的能力,暴露了格局的大小!
01 你不能解决问题,你就成为了问题 可是,人一旦逃避问题成了习惯,就会渐渐失去思考,精神变得贫瘠。 02
在庄子的《达生》篇中,有一个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。
有一天,孔子要到楚国去,他走出树林,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粘杆粘蝉,动作轻巧地就像在地上捡东西一样。
孔子说:“先生的技术真是巧啊!这其中有窍门吗?”
驼背老人告诉孔子:“我有我的办法。虽然粘杆很长,在杆头上的黏丸也不好掌握平横,蝉也爬的很高,我却可以勤加练习。
黏蜩的时候,我会站稳身形,就像临近地面的断木,我举竿的手臂,就像枯木的树枝;
虽然天地很大,眼前的景物很多,但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。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,为什么不能成功呢!”
聪明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,正如老者黏蜩一样,心里在分析问题,手上在解决问题。
他们往往对于自己有清晰的定位,愿意付出成百倍千倍的努力,去攻克难题,把事情做到极致。
面对问题,尽心尽意,尽善尽美。如斯强者,何愁不能取得成功?
03 当把心空了下来,去如实地观察,此时的心感应力是最好的,洞察力是最强的。对智者来说,无心,是最高级的谋略;观察,是最顶级的思考。 不把某一问题孤立、分割开来,而是当做一个有机关联的系统来处理,懂得取舍,懂得统筹安排,懂得拎取最主要的东西,然后精准发力。 最睿智的修行,是修心、看淡、放下。
懂得如何破局,最终将形成自己的大格局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![]() |